說起來,中國才是世界上第一個記載有石油的國家。畢竟早在西周時期(前11世紀—前771)編撰而成的《易經(jīng)》之中就有:“上火下澤”、“澤中有火”這樣的記載了,其中描述的就是石油的蒸汽在湖泊水面上起火的一種現(xiàn)象。
而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先認識到石油的性能以及采集和利用石油的國家,因為早在南朝(公元420-589)范曄所著書籍《后漢書·郡國志》之中就有記載,言明在延壽縣有:
“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極明,不可食??h人謂之石漆”
“石漆”這個名字,指的就是石油。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那時候的人們干脆是將石油作為照明的工具使用。不過再往后的晉代《博物志》之中記載,石油還被人們用來當做“膏車(潤滑車軸)”的工具。
因此,我們可以從這些記載之中看出,我國的古代人民不僅對石油的性狀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還已經(jīng)開始采集和利用了。而歷史上最早期給石油進行科學命名的人物,是我國宋代的著名科學家沈括。
在沈括自己所著的書籍《夢溪筆談》之中,他曾系統(tǒng)性地將歷史上沿用過的石油稱謂“石漆”、“石脂水”等等統(tǒng)一命名為了“石油”,并對其做了十分詳細的論述:
“延境內(nèi)有石油……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宋锖蟊卮笮杏谑?,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于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p>
不僅如此,他還曾親自前往延安等地對當?shù)氐氖唾Y源進行考察。并且還試圖將石油制成石油炭黑(黑色顏料)取代過去用松木等炭黑制造的墨,用以節(jié)省林業(yè)資源。同時給出了石油必將“大行于世”的預言,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的預言成真了。
然而詭異的是,近代時期的中國竟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nèi)都沒有發(fā)現(xiàn)石油。并且還不僅僅是的中國人,就算后來的日本人在1931年后占領東三省以及華北平原地區(qū),在整個中國利用最先進的技術瘋狂找油,都沒有找到。
以至于他們在找不到油的情況下,又面對美國的石油禁運,只好一氣之下就發(fā)動了太平洋戰(zhàn)爭,想去搶美國的油。當然,后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日本人GG了,中國“貧油國家”的帽子也就這樣一直戴在了頭上,下不來了。
那么我們知道,明明中國才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并開采利用石油的國家,為啥現(xiàn)代的勘探技術就非說沒有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被自美國來的“海生石油理論”給框住了。
按照“海生石油理論”的說法,中國就沒有石油生成的條件。但是新中國人不信啊,比起那些個茫茫然的“理論”,咱中國人更信老祖宗。于是一堆專家們,身上帶著幾本古籍,就找到了傳說中生產(chǎn)石油的克拉瑪依。
在維吾爾語的意思之中,“克拉瑪依”的意思就是“黑油”。 但是當時指導勘探的蘇聯(lián)專家根本就不信這里會有石油,只不過勉強在我國的勘探隊長數(shù)次的請求之下鉆了幾個井試一試。但結果就像是他們說的一樣,一滴油都沒有。
蘇聯(lián)專家聳聳肩,不肯再往下打一個洞了。但我們的勘探隊員一點都不死心,他們對著手中的古籍思考著,為何古人都能找到現(xiàn)代人就沒有了呢?于是專家們便不再理蘇聯(lián)的專家們了, 直接帶著古籍就到了當?shù)鼐用竦募依锎蛱矫耖g的傳聞。
結果當?shù)氐拿癖妭兎磻晃幻麨橘惱锬景鸵赖拇鬆?,總是可以帶來?yōu)質(zhì)的黑燈油。而后的結果們大家都知道了,這位名為賽里木巴依的老大爺帶著隊員們就前往了傳說中的“黑油山”。
在這里,石油都不用鉆井,自己就從石頭縫里往外冒泡呢。
這一回蘇聯(lián)專家也不管用了,勘探隊員們就根據(jù)老大爺?shù)闹敢ャ@油。大爺指哪采哪兒,一采就出油。 后來,為了紀念這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隊員們就在這個最初的地方給大爺立了一座雕像。
后來,國家將這個地方就命名為“克拉瑪依油田”。這個油田也是我國最早發(fā)現(xiàn)的一個大油田,得益于這個油田的發(fā)現(xiàn),引起我國包括李四光在內(nèi)的一大批地質(zhì)專家的高度重視?;诖耍麄兲岢鰜砹艘粋€全新的石油理論——陸生石油理論。
而再根據(jù)這個我國全新的提出的“陸生石油理論”,1951年,我國發(fā)現(xiàn)了“大慶油田”。再往后,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都一一被發(fā)現(xiàn)。那些個斬釘截鐵的,抱著所謂“海生石油理論”不撒手,認為中國鐵定沒有石油的外國專家們,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啪啪打臉。而中國也自此之后,擺脫了“貧油國”的腦子。
小結
雖說“貧油國”的帽子帶在我們頭上這么多年,但這何嘗又不是另一種程度上上的“天佑中華”呢? 有句老話叫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在我們沒有能力保護那塊美玉的時候,沒有一個強盜能夠找得到他。等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他便自動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這必定是“天佑中華”啊。
來源:百家號 文:慣讀史今